毛主席书登鹳雀楼:“欲穷千里目,更登高楼”

登鹳雀楼,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,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观景胜地。站在高楼之上,眺望千里美景,心旷神怡,仿佛能够一览众山小。正如毛主席所言:“欲穷千里目,更登高楼”,只有不停地追求,不停地向前,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获得更深刻的感悟。人生也如同登高楼一般,需要不停地超越自己,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,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。愿我们都能如毛主席一样,永远不停地登高,永远不停地向前。

毛主席书史诗般的《登鹳雀楼》,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毛主席书登鹳雀楼:“欲穷千里目,更登高楼”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唐 王之涣史诗般的《登鹳雀楼》,可以说是脍炙人口,无人不知。此诗通俗,易懂,可哲理高深莫测,常常被国家领导人,社会名流拿来比喻所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。

毛主席很喜欢王之涣的诗,在日理万机处理国家大事之余,常常顺手拿起毛笔,书录一些古今名诗词。这首王之涣五绝句,寓意深远,流传之广,几乎是人人诵读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毛主席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比较平静的,信手拈来,一气呵成,书就这四句诗共二十个字。

细察此张小作品,用笔轻松,一笔一画如数家珍,笔断意连显神韵。没有渊博的知识,没有超级熟练的书法技巧,没有胸怀四海,高瞻远瞩眼光是写不出这样大气魄的作品的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书法作品创作好与不好,一般来讲与学问、经历、书法技巧、环境、工具和当时的心情有关,如果每一样条件都具佳,写出来的作品神采一定会彰显在字里行间。

毛主席是千古伟人,写出来的作品就是与众不同,格局高大,字里行间透出一种伟人之气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我们欣赏小品中几组连笔字,盘绕连环,提按起伏,行云流水,上下呼应,笔断意连。

“入海流”三字,是不是彰显一种流逸之气,流字最后一笔往下之后环转向右横出,且把笔收住回锋,篆书的收笔就是这样的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“千里目”三字,千里直泻而下,目字笔画有停顿,但意连一脉,经络畅通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“更上一”三字看似单独成字,上下字笔画之间气脉是通达的。

毛主席书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“楼”字,最耀眼的是女部哪一笔向左半回环,与上米部呼应,险绝共生。

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
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
【关注“精神传播” 分享艺术精品】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